自從1944年9月,納粹德國研製出“小紅帽”反坦克導彈以來,這種“四兩撥千斤”的武器,很快在冷戰中獲得長足的發展。
  反坦克導彈,被公認為是性價比最高的反坦克武器,它將空心裝藥破甲彈技術和精確制導技術融合在一起,使步兵擁有了與先進坦克對抗的法寶。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,反坦克導彈的橫空出世,險些把坦克從“陸戰之王”的寶座上趕下來。
  目前世界各國在研的新型反坦克導彈和改進的型號,達40種以上。從其制導方式、攻擊方式和戰鬥部選擇上,出現了明顯的多樣化趨勢。除了發射後不管和攻頂以外,還有如下這些。
  首先是多功能。步兵隨處可能遇到的火力點、工事、武裝直升機等多種威脅,新一代反坦克導彈都有辦法摧毀,只要換上不同的戰鬥部就行。譬如俄羅斯“菊花”反坦克導彈,用聚能裝藥戰鬥部攻擊掛有爆炸反應裝甲的主戰坦克,用殺傷爆破戰鬥部破壞土木結構或鋼筋混凝土工事,摧毀輕型裝甲車輛、襲擊低空飛行的目標,可謂“一專多能”。
  還有一類智能反坦克導彈,可由陸軍戰術導彈發射至敵方領域上空,對敵方車輛進行“監聽”,一旦探測到坦克或其他裝甲車的隆隆行進聲,導彈上的聲傳感器與高速彈載計算機就一同工作,然後就是鎖定攻擊。
  有的反坦克導彈,打得越來越遠。譬如,法德合作研製的“獨眼巨人”導彈採用光纖制導,射程從15公里增至30公里。最近有報道稱,它的射程可進一步增至60公里!
  另一種潮流截然相反——輕型導彈,適合近距離拼刺刀。法國快速反應部隊率先裝備的“沙蛇”,最大射程僅600米,最小射程25米,尤其適於城市巷戰。據說,該彈對300米以內的目標射擊時命中率為95%,對300到600米距離的目標射擊時命中率達100%。
  值得註意的是,這般巷戰利器,作戰時不需要數據鏈等體系支持,生命力就顯得更旺盛。
  本報記者 屠晨昕 整理
  (原標題:反坦克導彈還有潛力好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c20hchmm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